央行一季度报告ATM机暴增,背后真相藏着一个蓝海市场

时间:2018-06-06作者:匿名

 在移动支付时代下,ATM机居然出现爆发式的增长:“ATM机具111.53万台,较上季度末增长15.47万台。”相比动辄亿计的交易笔数和千万级的POS机具,ATM机一个季度增长15万似乎并没有什么稀奇。但相比这两年的ATM机增长情况,2018年真可谓是爆炸性的增长。

单2018年第一季度的增长量就超过了这两年的总增长量,这显然是非常异常的。移动支付网更深层次的挖掘之后发现,这并不是数据统计错误,而是另有原因。

移动支付时代,ATM机市场的不断萎缩

“都不记得上一次用现金是什么时候了。”在移动支付时代下,这是许多人的感慨,钱包里没钱已经是常态,移动支付发展也给与现金息息相关的ATM机带来的冲击。

2018年3月,ATM机制造厂商维珍创意发布2017年财报,公司净利润为318.19万元,同比下降 90.68%。财报中也直言不讳的表示,这是受到了移动支付的冲击,ATM机业务不景气。一时媒体争相报道,凸显移动支付对传统ATM机具行业的颠覆。

无独有偶,另一家ATM机厂商广电运通,最近公布的财报也显示,ATM设备营业收入16.18亿元,与上年同期减少29.37%。相比维珍创意的利润下降9成,广电运通仅下降了3成,移动支付对其业务的影响也较为巨大。此外,现金押运公司也曾被报道因移动支付影响,业务量不断下降。

而央行的2018年第一季度数据似乎违背了这一市场趋势,但这并不是统计错误。而是央行扩大了统计维度。

央行对ATM机概念的扩大

在人们的印象里,ATM机就是有取款功能的银行自助机,其英文名为Automatic Teller Machine,意思是自动柜员机,就是可以替代银行柜员的机器。1988年年底,工商银行上海分行使用了首个ATM机,但国内似乎对这一舶来品有一定误解,就直接称之为取款机了。但ATM机真正的定义不只是取款,而是用来替代柜员。而今央行算是给ATM机正名了。

ATM机不再只是能提款的机器,而是包括了其他能够替代柜员服务的自助机,比如自助服务终端、可视柜台(VTM)、智能柜台等新型终端设备。

央行对ATM机概念的扩大,可能就把夕阳产业变成朝阳产业。

新ATM机的市场蓝海

谈及ATM机,大多数人不看好。但是如果换成智慧柜台、智能柜台,那就是另一个态度了。

众所周知,移动互联网给银行网点带来了冲击,许多金融业务通过APP已经可以完成。但是银行网点的存在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取代,许多金融服务仍然无法脱离网点。而银行也在思考着网点如何转型,满足互联网需求的同时,提升网点的服务体验。对其目标客户进行更加精准的定位,同时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加全面、综合的专业服务。并且围绕客户需求,构建的特色“泛金融”服务功能将逐渐增加。

其中,银行网点智能化是最大的趋势,利用各种自助终端进行服务办理,减少人力的同时也提升了服务体验。以客户体验为核心的“线上线下“渠道融合将成为网点提升的重点。

2017年年初,工行就曾发布公告,期于在年内实现银行网点智能化转型,全行大力推行“人智+机智”相结合的智能服务模式。农行也曾表示,“将通过超级柜台构建数字化、智能化的综合服务平台,提升移动运营、协同作业能力”。

2018年4月,中国建设银行在上海九江路开了一家“无人银行”,本质上它是一个布满自助机具的银行网点。那些需要人工办理、审核的业务可以全部通过智能自助柜员机、智能屏幕、远程客服、数字屏幕墙和交互式智能机器人来实现。无人概念可能有些超前,但这引发了大众对银行服务自助化的关注,未来,银行网点智能化将是一大趋势,这就需要大量的自助设备。

而现在,央行将ATM机的概念扩大,自助服务终端、可视柜台(VTM)、智能柜台等新型终端设备也属于ATM机,在银行网点“智能化”转型愈演愈烈的情况下,非取款类型的智能柜台需求量会非常大。